来源:飞象网
数字经济发展大潮下,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正给很多行业带来深刻改变。在生物医药行业,龙头药企正大天晴药业集团(以下简称“正大天晴”)通过数字化与业务深度融合,将新一代数字技术全面应用于研发、生产、供应、销售等各个环节,推动整体业务持续优化发展。
数字化紧密围绕业务需求展开
正大天晴为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生物制药(01177.HK)旗下核心企业,是国内知名的抗肿瘤、肝病和呼吸业务药物研发和生产的知名基地,在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名列第12位。
近年来, 正大天晴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,公司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2%以上。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发展挑战,集团近年将数字化作为公司四大战略之一,将新一代数字技术全面应用于研发、生产、供应、销售等各个环节,提升效率、控制成本并保障品质。“通过数字化与业务深度融合,实现降本增效、提质增收是我们的核心目标。”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、正大天晴董事长谢承润表示。
针对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,正大天晴数字化团队持续对业务SOP进行深入梳理与优化,在多个关键环节持续识别存在的痛点与挑战,通过数字化加持,助力实现业务品质及效率的双提升。
正大天晴总裁助理、数字创新中心负责人曹奋泽介绍,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紧密围绕业务需求展开的。 “通过数字化系统,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的高效积累,还能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关键业务指标,构建复杂且有机的数据网络。这一网络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数据洞察能力,帮助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业务运作的本质,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,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决策。”
“通过与业务的深度融合,我们致力于系统地挖掘线下各类数据指标的收集、计算与分析方法。”曹奋泽举例,在药物研发领域,高度专业化且需要处理海量数据。早期阶段的数据包括化合物和靶点信息,临床前研究涉及体外试验、动物试验和药理学数据,临床试验阶段需处理药物的安全性、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等数据。核心挑战在于如何高效沉淀和分析这些分散的数据。“在临床项目管理中,我们关注患者入组率和脱落率;在影像阅片过程中,质疑率和质控率则是重点关注对象。通过不断挖掘影响这些关键指标的数据源,并结合数字化系统的分析能力,正大天晴能够提升研发业务的过程管理效率。”
药物生产领域,涉及排产、执行和质量保障等多个环节,正大天晴数字化团队围绕每个生产节点的痛点,设计与业务需求高度契合的解决方案,集团重点聚焦打通生产全流程的数据链,从物料进厂、车间领料、生产执行到成品入库,全程实现数据沉淀与实时分析。通过这些数字化手段,公司能够有效提升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,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药品质量的稳定性。
此外,正大天晴数字化团队还致力于优化企业内部管理,包括人力资源、财务管理、营销运营、合规风控等领域的数字化建设。“这些措施旨在全面赋能战略筹划、资源管控、风险合规、运营分析等方向,从而全方位助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,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。”曹奋泽表示。
智能进阶,探索更多可能性
“数字化转型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企业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。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,但依然任重而道远。”谢承润表示。在他看来,企业领导者必须亲自参与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实施,提供必要的支持资源,同时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,鼓励员工主动接受和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理念,打破传统思维定势,推动组织变革。
数字化工作的重点在于为业务创造切实可见的价值,业务层面对数字化的认知是关键。“我们需要与业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,深入了解其运作逻辑,识别和分析其痛点,并反复让业务部门理解数字化转型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。”曹奋泽表示。
随着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术近年快速发展,通过AI技术对业务发展进行赋能和提升成为各大龙头企业探索的重要方向。据了解,正大天晴在这一领域也已尝试布局。
在研发方向,通过AI辅助药物发现,加速候选化合物的筛选和分子活性预测,从而大幅缩短药物发现周期。在临床试验阶段,利用AI进行图像分析,提高阅片效率,并通过自动化技术撰写、审批和质控各类试验报告,显著提升临床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。
在生产方向,AI主要应用于排产优化、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。“我们希望通过AI制定最优排产计划,识别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及预测质量稳定性,最大化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,并提前预见和防范潜在质量问题,确保产品品质。”曹奋泽表示。
在供应链、营销、企业管理等方向,AI技术也广泛应用。例如在仓储管理方面,通过AI优化库存策略和仓储空间利用,提升整体供应链响应速度和效率;在营销方面,为销售团队提供AI智能教练,帮助业务人员提升销售能力;在财务方面,利用智能化财务审核系统提升财务效率;在采购环节,引入AI辅助合同撰写……AI正深入渗透到正大天晴的各个环节,助力企业构建全面、可持续的业务发展能力。
“尽管数字化转型依然面临多重挑战,但行则将至。在我们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大牛证券,我相信正大天晴能够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,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。”谢承润表示。